一、基礎信息
個人簡介:
魏立斐,男👳🏿,漢族🤲🏻,1982年10月生🎟🧑🏻🌾,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會員、中國密碼學會高級會員、上海市計算機學會信息安全專委會副主任👫🏼。主要從事網絡與數據安全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在國內外期刊與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CCF-A類論文5篇,CCF B/C類論文13篇👨🔬🚐,CCF-A類中文論文9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文”👈🏻,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項。
(一)個人基礎信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2年10月
職務:教授
博碩導: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電子郵箱:Lfwei@shmtu.edu.cn
(二)教育經歷
2013年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取得博士學位
2007年於北京科技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取得碩士學位
2005年於北京科技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取得學士學位
(三)工作經歷(非本校的經歷需提供)
2013-2022年就職於上海海洋大學信息意昂3⌨️,歷任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四)社會兼職
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信評審專家、上海市科技專家庫專家、上海市計算機學會信息安全專委會副主任👨🏼🎤、中文信息學會大數據與隱私計算專委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傳播工作委員會委員。
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Network Magazine、軟件學報、計算機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通信學報、信息安全學報等期刊的專職審稿人🕺🏽。
二、科學研究
(一)研究領域及科研團隊
研究領域:信息安全、隱私保護🏇🏿、人工智能安全🔕、區塊鏈、應用密碼學
(二)科研項目
1. 密態數據的隱私計算及在深度學習中的外包數據挖掘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1972241),2020.1-2023.12,主持😐🐅;
2. 面向海洋數據傳輸安全的可聚合密碼理論及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61402282),2015.1-2017.12©️,主持🥉;
3. 面向多源異構海洋數據挖掘的分布式機器學習關鍵技術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2ZR1427100)👨👩👦,2022.4-2025.3👨🏽⚖️,主持🙎🏼♂️;
4. 密態遙感圖像的安全搜索與外包計算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8ZR1417300)🦪👩🏼🚀,2018.6-2021.5⬛️,主持;
5. 基於隱私增強技術的可信數據跨境流通機製與安全評估方法研究,上海市軟科學研究項目(23692106700),2023.3-2024.2🧌,主持🔇;
6. 海洋觀測系統中數據傳輸模型與安全機製研究🍤⛹🏽♂️,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14YF1410400),2014.7-2017.6,主持🎡🏄🏽♂️;
7.基於海洋數據傳輸安全的可聚合密碼研究,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ZZHY14025)🖲,2015.1-2016.12🏒,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成果
[1] Lifei Wei (魏立斐), Jihai Liu, Lei Zhang*, Qin Wang, Wuji Zhang, Xiansong Qian. Efficient Multi-Party Private Set Intersection Protocols for Large Participants and Small Sets. Computer Standards and Interfaces. Volume 87, January 2024, 103764. (SCI)
[2] Kai Zhang, Tao Chen, Siyuan Chen, Lifei Wei (魏立斐)*, Jianting Ning. Lightweight, Verifiable and Revocable EHRs Sharing with Fine-grained Bilateral Access Control. Cluster Computing. 2024, Online: https://doi.org/10.1007/s10586-024-04464-w (SCI)
[3] Congcong Chen, Lifei Wei (魏立斐)*, Lei Zhang, Ya Peng, and Jianting Ning. MP-BADNet+: A Backdoor-Attack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rotocol among Multi-Participants in Private Deep Neural Networks. 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15(6): 2457-2473, 2022. (SCI)
[4] Jianting Ning, Zhenfu Cao, Xiaolei Dong, Kaitai Liang, Lifei Wei (魏立斐)*, and Kim-Kwang Raymond Choo. Crypt Cloud+: Secure and Expressive Data Access Control for Cloud Storage. 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2021, 14(1): 111-124.(SCI)
[5] Jianting Ning, Zhenfu Cao, Xiaolei Dong, Kaitai Liang, Hui Ma, and Lifei Wei (魏立斐)*. Auditable $\sigma$-Times Outsourced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for Access Control in Cloud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 Security. 13(1):94-105, 2018.(SCI)
[6] Lifei Wei (魏立斐), Kai Zhang, Lei Zhang*, Dongmei Huang. A Secure Data Forwarding Protocol for Data Statistics Service in Multi-Hop Marine Sensor Networks. Fundamenta Informaticae. 157: 63-78, 2018. (SCI)
[7] Lifei Wei (魏立斐), Haojin Zhu, Zhenfu Cao*, Xiaolei Dong, Weiwei Jia, Yunlu Chen, and Athanasios V. Vasilakos. Security and Privacy for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in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Sciences, 258: 371-386, 2014.(SCI)
[8] 魏立斐, 王勤, 張蕾*, 陳聰聰, 陳玉嬌, 寧建廷. 半可信雲服務器輔助的高效隱私交集計算協議. 軟件學報, 2023,34(2):932-944. (EI🤛、CCF-A 中文期刊)
[9] 魏立斐, 劉紀海, 張蕾*, 王勤, 賀崇德. 面向隱私保護的集合交集計算研究.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22,59(8):1782-1799. (EI、CCF-A 中文期刊)
[10] 魏立斐, 陳聰聰, 張蕾*, 李夢思, 陳玉嬌, 王勤. 機器學習的安全問題及隱私保護.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20, 57(10): 2066-2085. (EI、CCF-A 中文期刊)
(四)代表性專利成果
[1] 2024年6月3日🧑🔧,一種基於非共謀雙雲服務器的隱私保護外包數據KNN算法,授權號:ZL 202111266709.2🍧🎧,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2] 2024年5月24日,一種適合小集合的實用高效多方隱私集合求交方法及系統,授權號🧑🏽🍳:ZL 202210643985.4,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3] 2024年4月16日,一種基於不經意偽隨機秘密共享的超閾值多方隱私集合求交方法,授權號💦:ZL 202210352483.6,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4] 2024年4月16日👩🏼💻,一種基於密鑰協商的高效三方隱私集合求交方法及系統,授權號🧑🏻🔧𓀓:ZL 202210521061.7,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5] 2024年3月5日,一種基於秘密共享的遙感圖像外包降噪方法,授權號:ZL 202011120824.4,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6] 2024年2月2日,一種基於安全兩方計算線性回歸算法的數據隱私保護系統,授權號🪚:ZL 202011004265.0,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7] 2023年11月24日✊🏻,一種基於秘密共享和隨機擾動的隱私保護線性回歸方法🧛♂️,授權號:ZL 202110322472.9👎🏼,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8] 2022年11月22日👨🏽⚖️,一種基於雲服務器輔助的高效隱私集合交集計算方法及系統,授權號:ZL 202110174708.9🔻,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9] 2022年10月21日,針對隱私保護神經網絡模型的後門攻擊的檢測與識別方法,授權號:ZL 202110190542.X🚴🏿,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10] 2020年7月28日🤾🏿,一種針對多針遙感圖像的安全外包融合去噪方法,授權號:ZL 201710388580.X,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二發明人🎶,已轉讓)
(五)科研獲獎情況
1. “風暴潮災害時空大數據的協同處理技術及重大工程應用”,獲得201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3)
2. “雲安全的關鍵理論與方法研究”,獲得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4)
3. “面向多源涉海數據融合的大數據外包計算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得2023年度上海市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1)
4. “Security and Privacy for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in Cloud Computing”,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文”(排名1)
5. “海洋信息精細化智能處理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2021年上海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10)
三、教學信息
(一)授課信息
主講本科生課程:離散數學、網絡安全與信息加密技術、區塊鏈技術與應用
主講研究生課程📧:計算機安全與密碼學、物聯網技術
(二)教學成果及獲獎情況
2022年,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8)
2021年,上海海洋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1)
2016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優秀獎(排名1)
(三)指導學生獲獎情況
1. 2022年🧑🏿🍼,“互聯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2. 2022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
3. 2022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金獎;
4. 2022年⛺️👩🏭,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一等獎;
5. 2022年,上海市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一等獎👨🏻🚒;
6. 2021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二等獎;
7. 2021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上海賽區一等獎🧄;
8. 2021年🙆,第六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賽二等獎;
9. 2020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金獎;
10. 2017年,“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四、其它成果或榮譽
(一)科技成果轉化
2023年12月15日,一種針對多幀遙感圖像的安全外包融合去噪方法🤵♀️,授權號:ZL201710388580.X🈺,國家發明專利,轉讓價格5萬元(第二發明人)
(二)其它榮譽
入選上海市人才計劃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