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2014-07-08
學科專業名稱:管理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1201 學位授權類別🐭🕡:管理學
一👩🏿🦰、學科簡介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泰勒“科學管理”理論的繼續和發展,它以人類社會組織管理活動的客觀規律及應用為研究對象🤷🏽♀️,以數學、運籌學、系統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等為研究手段🐷,是一門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形成於1986年,於199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本學科有教授25名🥂,副教授33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0余名。近五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科學研究項目,發表論文300余篇,逐漸在多學科交叉交通管理決策理論與方法、航運物流信息處理理論與工程技術🧑🏼🌾🧟♀️、港口和航運系統、集裝箱供應鏈分析與優化➗、航運產業發展結構優化與戰略管理、港口知識工程與智能決策技術、海岸與海洋工程管理等領域形成了學科發展特色與優勢。本學科始終堅持以服務上海及各省市航運及物流管理與工程發展為己任🖥,在航運管理人才培養👩🏼🚀、航運中心建設戰略研究👵🏼、重大港航建設項目技術論證、港口與海洋工程研究等方面為上海及其他省市提供了積極支持,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本學科在集疏運體系研究🏌🏽、物流流程優化、港航物流網絡設計與系統優化等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基礎🫙。
二、培養目標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精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團結協作😆,學風嚴謹😳,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
2、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能夠獨立地、創造性地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擔任專業技術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較大型科研、技術開發項目,或探索和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能力,全面了解本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𓀚,並在理論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並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第二外語為選修,要求有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基本能力。第一外語非英語的博士生,必須選修第二外語,且語種必須為英語👷🏼。
三🚹🈴、下設二級學科及研究方向
二級學科名稱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 要 研 究 內 容 | 研究生導師 |
交通管理決策理論與方法 | 交通管理的決策理論與方法 | 交通規劃一體化決策理論 交通需求管理與決策 交通網絡優化 | 周溪召 吳稼豪 汪傳旭 |
供應鏈管理與實現技術 | 航運物流信息處理理論與工程技術 | 航運物流信息集成與協同服務 航運物流智能信息處理 航運物流遠程監控 航運物流一體化集成 | 黃有方 樂美龍 林國龍 駱溫平 王學鋒 |
物流供應鏈分析與優化 | 研究分析集裝箱供應鏈的航運🧁、港口裝卸🚵🏼♀️、多式聯運及物流園區的規劃與管理 采用預測🥹、決策、建模🧕🏼🪃、仿真等研究手段🗣,對集裝箱供應鏈網絡中各節點和邊的配置、調度♗🈵、協同與集成進行優化研究 | ||
運輸管理科學 | 港口與航運系統管理 | 港口與航運系統決策分析 港口與航運供應鏈物流管理 航運金融工程理論與方法 | 汪傳旭 周溪召 |
產業管理理論與技術 | 產業發展與管理 | 從國家戰略👩🏻🎓、區域戰略🙅🏽、產業戰略的高度和角度研究航運產業的發展涉及的一系列結構優化問題,包括航運與相關產業的結構、航運在綜合運輸體系中與其他運輸方式的結構、航運產業內部各組成要素的結構等 | 曲林遲 余思勤 張川 宋炳良 |
工業工程 | 工業工程 | 港口物流仿真優化 物流信息處理與智能決策 人因工程 | 嚴偉 宓為建 |
航運管理與法律 | 航運管理與法律 | 航運政策與法律 海事糾紛解決機製 海洋環境保護 | 蔣正雄 於世成 胡正良 王國華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智能決策理論及其在交通運輸管理中的應用 數據挖掘與智能決策支持系統 現代信息系統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智能信息處理 | 王曉峰 曾衛明 劉廣鐘 姜勝明 |
海岸與海洋工程管理 | 海岸與海洋工程管理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與管理 海洋工程結構安全監控與風險管理 海洋工程水文與防災減災 | 劉文白 宋炳良 |
四🙃、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 課 單 位 | 任課 教師 | 擬定任課教師 | ||
學位課(必修,13-15學分) | 必選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36 | 2 | 一 | 文理意昂3 | |||
英語 | A類研究生 | 72 | 2 | 一二 | 外語意昂3 | ||||
B類研究生 | 144 | 4 | |||||||
隨機過程/矩陣理論 | 72 | 4 | 一 | 文理意昂3 | |||||
泛函分析 | 54 | 3 | 一 | 文理意昂3 | |||||
必選1門 | 高等運籌學 | 36 | 2 | 二 | 經濟管理意昂3 | 周溪召 | 汪傳旭 | ||
港航物流信息系統 | 36 | 2 | 二 | 科學研究院 | 黃有方 | 楊斌 | |||
系統管理定量方法 | 36 | 2 | 二 | 經濟管理意昂3 | 汪傳旭 | 張揚 | |||
數學優化 | 36 | 2 | 二 | 科學研究院 | 樂美龍 | 韓曉龍 | |||
算法研究 | 36 | 2 | 二 | 物流工程意昂3 | 嚴 偉 | ||||
海商法 | 72 | 4 | 一 | 法意昂3 | 蔣正雄 | 王國華 | |||
高級人工智能 | 36 | 2 | 一 | 信息意昂3 | 王曉峰 | 楊智應 | |||
土的工程性質 | 36 | 2 | 二 | 海洋科學與工程意昂3 | 劉文白 | 史旦達 | |||
非學位課(選修6-8學分) | 模塊1 | 交通理論研究前沿 | 36 | 2 | 一 | 經濟管理意昂3 | 周溪召 | 吳稼豪 | |
國際航運管理 | 36 | 2 | 二 | 經濟管理意昂3 | 宋炳良 | ||||
模塊2 | 信息處理理論與方法 | 36 | 2 | 二 | 科學研究院 | 楊 斌 | 史 立 | ||
航運與物流技術 | 36 | 2 | 一 | 科學研究院 | 樂美龍 | 林國龍 | |||
模塊3 | 物流供應鏈計劃與決策 | 36 | 2 | 二 | 經濟管理意昂3 | 汪傳旭 | 馬中華 | ||
航運中心理論與實踐 | 36 | 2 | 二 | 經濟管理意昂3 | 董 崗 | 柯 蓉 | |||
模塊4 | 交通理論研究前沿 | 36 | 2 | 一 | 經濟管理意昂3 | 周溪召 | 吳稼豪 | ||
海運與物流產業經濟研究 | 36 | 2 | 二 | 經濟管理意昂3 | 曲林遲 | ||||
模塊5 |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 36 | 2 | 二 | 科學研究院 | 林國龍 | 樂美龍 | ||
航運與物流技術 | 36 | 2 | 一 | 科學研究院 | 樂美龍 | 林國龍 | |||
模塊6 | 物流系統仿真 | 36 | 2 | 二 | 物流工程意昂3 | 嚴 偉 | 萇道方 | ||
工業系統工程 | 36 | 2 | 一 | 物流工程意昂3 | 嚴 偉 | 何軍良 | |||
模塊7 | 國際航運政策 | 36 | 2 | 二 | 交通運輸意昂3 | 林國龍 | 王學鋒 | ||
民法研究前沿 | 36 | 2 | 三 | 法意昂3 | 沈秋明 | 曹艷春 | |||
模塊8 | 數據挖掘與智能決策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王曉峰 | 楊智應 | ||
信息系統前沿 | 36 | 2 | 一 | 意昂3娱乐 | 劉廣鐘 | 王曉峰 | |||
模塊9 | 海岸與海洋工程結構 | 36 | 2 | 一 | 海洋科學與工程意昂3 | 吳相豪 | 史旦達 | ||
海岸與海洋工程項目管理 | 36 | 2 | 二 | 海洋科學與工程意昂3 | 蔣建平 | 郭佳民 | |||
其他必修環節 | 學術活動與專題討論會 | 8次 | 導 師 | ||||||
文獻綜述 | 2次 | 導 師 | |||||||
學術報告 | 3次 | 導 師 | |||||||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 | 一 | ||||||||
學位論文 | |||||||||
備註🚶♀️➡️:(1) 博士學位研究生必須取得至少21個學分,並完成培養計劃中其他必修環節的全部內容,方可進入論文階段,申請論文答辯。 (2) 非學位課課程設置以二級學科劃分模塊:模塊1代表交通管理決策理論與方法方向,模塊2代表航運物流信息處理理論與工程技術方向,模塊3代表港口與航運系統分析方向👨🏽🎤,模塊4代表產業發展與管理方向,模塊5代表集裝箱供應鏈分析與優化方向👷♂️🍫,模塊6代表工業工程方向🦖,模塊7代表航運管理與法律方向,模塊8代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模塊9代表海岸與海洋工程管理。 (3) 博士生非學位課可在所有模塊上選擇,但規定各培養方向的博士生必須在本方向模塊上選修至少1門非學位課。 (4)英語分類及課程安排見《上海海事大學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管理規定》。 (5)其他必修環節中,要求每個博士生在校期間在本學科專業範圍內積極參加seminar🤴🏼,並至少主講兩次♓️🧑✈️。
方案執筆人:集體 分委員會主席: 黃有方 |
五、本學科專業文獻閱讀的主要書目與主要期刊目錄
序號 | 著作和期刊名稱 | 作者和出版單位 | 備註 |
1 | 管理世界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 |
2 | 系統工程學報 |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 |
3 | 中國管理科學 | 中國科意昂3 | |
4 | 中國公路學報 | 中國公路學會 | |
5 |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 |
6 | 系統管理學報 | 上海交通大學 | |
7 | 系統工程 | 湖南省系統工程學會 | |
8 |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 長安大學主辦🏄,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與西南交通大學共同協辦 | |
9 |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 西南交通大學 | |
10 |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 北京交通大學 | |
11 |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 大連海事大學 | |
12 | 上海海事大學學報 | 上海海事大學 | |
13 | 交通運輸工程 | 沈誌雲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14 | 中國航海 | 中國航海學會 | |
15 | 經濟轉型時期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 汪傳旭 上海格致出版社 | |
16 | 現代控製理論 | 舒兆根 | |
17 |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應用 | 上海交通大學 | |
18 | 管理科學學報 | 管理科學部 | |
19 | 管理工程學報 | 浙江大學 | |
20 | 交通運輸網絡規劃 | 丁以中 | |
21 | 系統科學 | 許國誌 | |
22 | 綜合運輸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23 | 管理學 | 孔茨 | |
24 | 軟件學報 | 中國科意昂3軟件所 | |
25 | 信息與控製 |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 | |
26 | 控製與決策 | 東北大學 | |
27 | 運籌學 | 清華大學 | |
28 |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 中科院沈陽計算所 | |
29 | 管理學原理 | 周三多 | |
30 | 軟件學報 | 中國科意昂3軟件所 | |
31 | 信息與控製 |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 | |
32 | 控製與決策 | 東北大學 | |
33 | 運籌學 | 清華大學 | |
34 |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 中科院沈陽計算所 | |
35 | 中國軟科學 | 中國軟科學研究會 | |
36 | 中國社會科學 | 中國社科院 | |
37 | 法學研究 |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 | |
38 | 中國法學 | 中國法學會 | |
39 | 中外法學 | 北京大學法意昂3 | |
40 | 法律科學 | 西北政法大學 | |
41 | 法學評論 | 武漢大學 | |
42 | 法商研究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
43 | 法學 | 華東政法大學 | |
44 | 政法論壇 | 中國政法大學 | |
45 | 現代法學 | 西南政法大學 | |
46 | 國際法學等人大復印資料 | 中國人民大學 | |
47 | 《工程水文學》 | 詹道江😺🟰、葉守澤著,水利出版社 | |
48 | 《海岸工程環境》 | 常瑞芳編著🫲🏻,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 |
49 | 海洋工程 | 主辦單位:海洋工程雜誌社 | |
50 |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 主辦單位:中國災害防禦協會 | |
51 | 巖土工程學報 | 巖土工程學報雜誌社 | |
52 | 中國港口建設 | 港口工程雜誌社 | |
53 | 水利學報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CN11-1882/TV |
54 | 土工原理與計算 | 錢家歡 殷宗澤主編北京💟: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1996.5 第二版 | |
55 | 強度理論及應用 | 徐積善 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 1984 | |
56 | 中國港口建設 | 港口工程雜誌社 | |
57 | Coastal Engineering |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Netherlands | 0378-3839 |
58 | Coastal Dynamics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 ASCE, USA | |
59 |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 NRC Can, Can | 0315-1468 |
60 | Maritime Economics | Martin Stopford,Routledge (UK) | |
61 |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美國 | |
62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 英國 | |
63 | Operational Research | 美國 | |
64 | Practical Management Science | 美國 | |
65 | ACM TRANSAC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美國 | |
66 |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 美國 | |
6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 美國 | |
68 |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臺灣 | |
69 | INFORMATION SCIENCES | 美國 | |
70 | ACM TRANSAC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美國 | |
71 |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 美國 | |
72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 美國 | |
73 |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臺灣 | |
74 | INFORMATION SCIENCES | 美國 | |
75 |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美國 | |
76 | American Maritime Cases | American Maritime Cases, Inc. | |
77 | Lloyd’s Law Reports | Lloyd’s of London Press Ltd. | |
78 |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 Lawtext Publishing Ltd | |
79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and Coastal Law |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 |
80 |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 Informa Group PLC | |
81 | The modern Law of Marine Insurance | Informa Law | |
82 | Laytime & Demurrage | Informa Publishing | |
83 | Admiralty and Maritime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Cases and Materials |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 |
84 | Ship Sale and Purchase | Informa Publishing | |
85 | Shipping Law Handbook | Informa Publishing | |
86 | Voyage Charters | Informa Law | |
87 | Modern Maritime Law and Risk Management | Informa Publishing | |
88 | Enforcement of Maritime Claims | Informa Law | |
89 | Marine Insurance Legislation | Informa Law | |
90 | Merchant Shipping Legislation | Informa Law | |
91 | Journal of Maritime Law and Commerce | Jefferson Law Book Co | |
92 | Time Charters | Informa Group PLC | |
93 |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 |
94 |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 主辦單位:中國海洋工程雜誌社 | |
95 | Hydrologic Sciences Journal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 |
96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美國 | |
97 |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 美國 | |
98 |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 美國 | |
99 |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 美國 | |
100 | Management Science | 美國 | |
說 明 | 文獻閱讀: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根據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結合導師的科研和自己的論文選題的需要閱讀一定數量的中外文資料,掌握學科發展的研究前沿。 |
六、本學科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本學科在研究生教學中👨🏽✈️,重視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教學實踐主要安排研究生適當參與本科生教學的助教工作,協助主講老師輔導課堂討論、批改作業等。社會實踐主要安排學生參與來自政府和研究機構及企業的項目課題研究;指導學生認識我國當前在港口與航運系統管理的需求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學習製定管理分析策略和措施;提高參與決策咨詢及企事業管理能力,提高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