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2014-07-08 學科專業名稱:電子與通信工程 專業代碼:085208學位授權類別:工程碩士 一、學科簡介 電子與通信工程是當今發展最快的熱點學科🤼♀️,隨著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已使世界科技形勢發生了極大的變革。電子與通信工程作為當前信息技術的核心學科,不僅具有系統的科學理論,而且有極強的應用背景👨🌾,電子與通信產品已深入工業、國防及生活的各個方面𓀘。上海海事大學電子工程系多年來在電子與通信產品開發🖇、船舶通信、導航與圖象處理方面、港口無線通信與計算機測控、交通安全與生物信號處理、水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等方面都有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本學科設有應用電子研究所、通信與測控工程技術研究所、水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實驗室、圖像與信號處理實驗室等研究性科研基地🎚🏮。現有從事教學與研究的專職教師30人 ◽️,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 🥷🏽,博士講師1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4人🧑🦼➡️,70%具有博士學位;現有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近130人 ,本科生近600人。 目前本學科主持國家863計劃2項🗿、參與國家863計劃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項👐🏿、高校博士點基金、上海市科委創新行動計劃項目、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教委創新計劃課題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近20項;同時承擔了一大批航天測控🏋🏽♀️🚵♂️、港口船舶自動化方面的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 本學科與企業聯合設有多個實習基地:上海匯納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海電信有限公司👦🏼、上海邦達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局吳淞海事處VTS中心🙍🏻♀️、上海海事局上海海岸電臺、上海廣電凱歌雷達通訊設備廠等等🎄🪞。並聘請企事業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級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製🎴,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二🏇🏻、培養目標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是面向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港航物流等企事業單位對電子與通信人才的需求🖖🏿,以實踐研究和創新能力為導向,培養具備電子與通信產品開發(如DSP系統開發、嵌入式計算機系統開發、單片機系統開發)🏒、船舶通信、導航與圖象處理、港口無線通信、計算機測控、水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等方面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稱 | 主 要 研 究 內 容 | 研究生導師 | 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 | 1.智能信息處理與故障診斷2.水下導航與定位技術 3.DSP及其應用系統開發 | 朱大奇、張穎、楊文路🉑、孔薇、黃洪瓊 | 港口無線通信與計算機測控 | 1.無線通信與測控技術2.計算機測控系統 3.港口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 | 曾連蓀、張友俊、袁國良、陳淑榮🗡、楊靜 | 模式識別與圖象處理 | 1.數字圖像與信號處理的基礎理論及其應用2.數字圖像與視頻的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3.視覺信號處理與理解及其應用 | 謝宏📈、許開宇、安博文、徐誌京、薄華、夏斌 |
四👩🏿🍳、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開 課單 位 | 任課教師 | 擬定任課教師 | 公共學位課(必修👩👦,5-7學分)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一 | 文理意昂3 |
|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8 | 1 | 一 | 文理意昂3 |
|
| 英語(AB類/C類) | 72/144 | 2/4 | 一二 | 外語意昂3 |
|
| 學位基礎課(修9學分) | 矩陣分析與應用 | 54 | 3 | 一 | 意昂3娱乐 | 謝宏 |
| 數理統計與隨機過程 | 54 | 3 | 一 | 文理意昂3 |
|
| 數值分析 | 54 | 3 | 二 | 文理意昂3 |
|
| 專業學位課(修8學分) | 現代信號處理 | 54 | 3 | 二 | 意昂3娱乐 | 薄華 |
| 現代通信理論 | 54 | 3 | 一 | 意昂3娱乐 | 曾連蓀 | 張韻農 | 模式識別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孔薇 |
| 專業選修課(6-8學分) | 現代通信網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陳元林 |
| 移動通信與無線接入技術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曾連蓀 |
| 隨機過程及應用 | 36 | 2 | 一 | 意昂3娱乐 | 張友俊 |
| DSP原理、應用與實現 | 36 | 2 | 一 | 意昂3娱乐 | 張穎 | 安薄文 | 現代導航系統與水下運載器 | 36 | 2 | 一 | 意昂3娱乐 | 徐誌京 | 顏明重 | 嵌入式系統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鄔勤文 | 古海雲 | 腦電信號分析與應用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謝宏 | 夏斌 | 數字圖像處理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張韻農 | 安博文 | 智能信息處理及其應用 | 54 | 3 | 二 | 意昂3娱乐 | 孫作雷 | 朱大奇 | 現代故障診斷技術 | 36 | 2 | 二 | 意昂3娱乐 | 朱大奇 | 袁芳 | 補修課(2門,不計學分) | 通信原理 | 72 |
|
| 意昂3娱乐 | 本科課 |
| 數字信號處理 | 54 |
|
| 意昂3娱乐 | 本科課 |
| 其他必修環節(不計學分) | 學術活動與專題討論會 | 8次 | 一二 |
| 導師 |
| 實踐環節 | 3個月 | 三 |
|
|
| 文獻閱讀 |
|
| 一二 |
| 導師 |
|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 |
|
| 一 |
|
|
| 中期考核 | 第三學期初 | 科研要求 | 參照學校的要求 | 學位論文 | 第三🧛🏽、四學期 | 其他要求 |
| 備註:(1)研究生必須取得30個學分,並完成培養計劃中其他必修環節的全部內容👩🍳,方可進入論文階段🙇🏽♀️。(2)英語分類及學位英語要求見《上海海事大學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管理規定》。 方案執筆人: 孔薇 意昂3主管院長: 朱大奇 分委員會主席: 王曉峰 |
|
|
|
|
|
|
|
|
|
五👩🏽🍳、本學科專業文獻閱讀的主要書目與主要期刊目錄 序號 | 著作和期刊名稱 | 作者和出版單位 | 備註 | 1 | 電子學報 | 中國電子學會 | 中文期刊 | 2 | 通信學報 | 中國通信學會 | 3 | 現代通信 | 中國電子學會 | 4 | 移動通信 | 中國通信學會 | 5 | 信號處理 | 中國電子學會信號處理分會 | 6 | 自動化學報 | 中國自動化學會 | 7 | 計算機學報 | 中國計算機學會 | 8 | 中國圖形圖象學報 | 中國圖形圖象學會 | 9 |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 中國自動化學會 | 10 | 信息與控製 | 中國自動化學會 | 11 | Proceeding of IEEE |
| 外文期刊 | 12 | IEEE Tr. on COM |
| 13 | IEEE Tr. on IT |
| 14 | IEEE Tr. on SP |
| 15 | IEEE Tr. on IP |
| 16 | IEEE Tr. on C |
| 17 | IEEE Tr. on PAMI |
| 18 | IEEE Tr. on SMC |
| 19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
| 20 | Pattern Recognition |
| 21 |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
| 22 | Computer Vision & Image Understanding |
| 23 | Graphics Modeling & Image Processing |
| 24 | 張賢達、保錚著,通信信號處理 |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0年12月 | 學術專著 根據課程和研究方向及畢業論文設計研究的需要,選擇參看👨🏼🦰🩳。 | 25 | 張賢達著👨👧👧,信號處理中的線性代數 | 科學出版社👶🏼,1996年9月 | 26 | 張賢達著,現代信號處理 | 科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 27 | 何振亞著,自適應信號處理 | 科學出版社,2002年4月 | 28 | 罵頌德、張正友著👙,計算機視覺——計算理論與算法基礎 | 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 | 29 | S.Mallat著,信號處理中的小波導論 |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9月 | 30 | R.B.Wells著🚂,工程應用編碼與信息理論 |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4月 | 31 | D.Salomon著,數據壓縮原理與應用 |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9月 | 32 | Y.Wang等人著🧖🏽♀️,視頻處理與通信 |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6月 | 33 | 鄭南寧著,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 | 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年3月 | 34 | 章毓晉著,基於內容的視覺信息檢索 | 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 | 35 | J.G.Proakis著,數字通信 |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年4月 | 36 | D.Hansalman著🙅♂️,精通MATLAB 6 |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 37 | 王宏禹著👨🏼🦲,現代譜估計 | 東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 38 | 沈蘭蓀著👨🏿🏭,圖象編碼與異步傳輸 | 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年5月 | 39 | 張授吉🤹🏽👨🏼🎤、張蘭明著,分形與圖象壓縮 | 上海科學技術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 40 | 龔煒等人著,數字空間中的數學形態學 | 科學出版社,1997年1月 | 41 | 王東生、曹磊著,混沌📅、分形及其應用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 | 42 | 汪為成、高文著,靈境(虛擬現實)技術的理論、實現及應用 |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 43 | 王念旭等人著🦸🏿♂️,DSP基礎與應用系統設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 44 | 孫即祥著👦🏽,現代模式識別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 45 | 鐘玉琢等人著,基於對象的多媒體數據壓縮國際標準——MPEG4及其校驗模型 | 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 46 | 陳國良等人著,遺傳算法及其應用 | 人民郵電出版社💆🏽♂️,1996年6月 | 47 | L.科恩著,時-頻分析🤾🏻♂️:理論與應用 |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 48 | 焦李成著,神經網絡計算 | 西安電子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 49 | 焦李成著,神經網絡的應用與實現 | 西安電子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 50 | B.Kosko著,模糊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 51 | 黃崇福🧑🏿🚒、王家鼎著🖋,模糊信息優化處理技術及其應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5年2月 | 說明 | 文獻閱讀: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根據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結合導師的科研和自己的論文選題的需要閱讀一定數量的中外文資料,掌握學科發展的研究前沿。 |
六、本學科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本學科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教學實踐🧿:參加教學實踐(助教),培養研究生從事教學工作🙍🏽♂️,提高他們獨立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使他們了解學校教育與教學工作的實際🧜♀️,初步體驗、掌握高等教育與教學工作的實際技能。 2.科研實踐:參加科研實踐。把培養研究生和完成指導教師的科研任務相結合,目的是使研究生在科研實踐過程中提高能力,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 3.見習和實習👨🏻🎨:到公司/企業進行實習,目的是使他們對所在單位各類業務工作有所了解,鍛煉他們獨立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見習/實習工作由學校教師或企業中經過學校聘任的資深技術人員或業務主管負責指導,由學校工程碩士教育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和管理。學生應直接參與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相關的項目開發🏣、設計🫶🏽、檢測、運行等工作🧘🏽♀️👨🏿🌾,並在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基礎上完成實習報告⛹🏿♀️。 4.學術活動:參加並開展學術活動,包括🟨:參加學術報告、討論班🧑🏼🌾、作專題報告等形式。意昂3和電子工程系定期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作研究報告,同時盡力要求導師在研究生培養期間,提供研究生參加1-2次學術會議,目的是開闊他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學術思想,使他們了解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