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二級學科名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二級學科代碼: 1201z2

    所屬一級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學科簡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的二級學科,它是一門交叉性學科😿,它融合了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管理學、經濟學➞👇🏽、系統科學、運籌學🏋️、組織行為學等學科的知識🏄🏿‍♀️,以系統的觀點為指導,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並解決各類社會系統中的信息管理問題🫎🧑🏻‍🎄。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二級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決策理論及其應用、信息管理與知識工程、現代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智能信息處理等🎊。本學科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開發機構、信息服務機構以及其它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咨詢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養目標

    1.具有對企事業單位提出基於信息技術/信息系統的組織和管理解決方案的能力👩‍👩‍👦‍👦;

    2. 具有信息系統的應用🚵🏼‍♀️、開發和管理的能力𓀝,包括信息資源管理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和系統評價的能力🎣;

    3. 具有將信息技術與管理科學結合深入研究港航交通領域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復雜問題的能力;

    4. 在信息系統和信息管理方面具備堅實、系統的理論基礎,掌握其科學發展前沿,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生導師

    智能決策理論及應用

    復雜系統分析與建模、港航物流系統優化方法及應用等

    信息管理與知識工程

    智能決策系統、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數據庫、商務智能、知識管理等

    現代信息系統

    基於Web網絡的分布式信息系統、協同管理與計算📛🧗🏼‍♀️、物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信息系統架構及開發方法等

    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

    信息采集與傳輸、電子標簽與信息系統應用、航運物流智能信息處理🔇、航運物流遠程監控、航運安全信息感知與處理等

     

    (四)課程設置

        遵照信息管理與信息專業設定的四個研究方向,進行課程設置與課程體系結構的建立,其課程安排如下表所示。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開課單位

    任課教師

    擬定任課教師

    學位課(修16學分)

    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36

    2

    文理意昂3

    公共英語

    72

    2

    外語意昂3

    博弈論

    54

    3

    文理意昂3

    泛函分析

    54

    3

    文理意昂3

    管理科學研究方法論

    36

    2

    意昂3娱乐

    王曉峰

    信息系統前沿

    36

    2

    意昂3娱乐

    劉廣鐘

    徐明

    知識管理與工程

    36

    2

    意昂3娱乐

    高茂庭

    非學位課(不少於6學分)

    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

    36

    2

    意昂3娱乐

    劉廣鐘

    徐明

    神經信息管理

    36

    2

    意昂3娱乐

    曾衛明

    項目管理與分析

    36

    2

    意昂3娱乐

    任洪敏

    王未央

    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

    36

    2

    意昂3娱乐

    王曉峰

    高級軟件工程

    36

    2

    意昂3娱乐

    任洪敏

    網絡信息安全

    36

    2

    意昂3娱乐

    韓德誌

    畢坤

    大數據存儲技術

    36

    2

    意昂3娱乐

    韓德誌

    畢坤

    管理數學基礎

    36

    2

    意昂3娱乐

    楊智應

    陳磊

    機器學習

    36

    2

    意昂3娱乐

    王曉峰

    智能信息處理專題

    36

    2

    意昂3娱乐

    謝宏

    其他必修

    環節

    學術活動與專題討論會

    8次

    導師

    文獻綜述

    2次

    導師

    學術報告

    3次

    導師

    資格考試

    第3學期

    分委會

    中期考核

    第3學期末

    科學研究

    參與導師組的科研課題

    學位論文

    第3-6學期

    方案執筆人:劉廣鐘  意昂3主管院長⚛️:劉廣鐘   分委會主席:王曉峰

     

    (五) 學製及學習年限

    博士生學製為3年,課程學習不多於1年👰🏿‍♂️,論文工作不少於2年。

    博士生的學習年限最長一般不超過5年📕。

    碩博連讀生學製為4年半或5年🙍🏽,課程學習不多於2年🏃🏻‍♂️‍➡️🪻,論文工作不少於2.5年🙂。

    (六)學分要求

    博士生總學分不少於22學分🧏🏽‍♀️,其中學位課為16學分,非學位課不少於6學分🤞🏽。並完成“學術活動與專題討論會”8次,“文獻綜述”2次👰🏿‍♂️,“學術報告”3次,第3學期完成資格考試與中期考核等環節。

        碩博連讀生總學分不少於48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於26學分,非學位課不少於22學分,以及其它的學術環節。

    (七)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博士生通過課程學習和中期考核,方可進入學位論文階段🙎🏿‍♂️。其要求如下🧑🏻‍🤝‍🧑🏻。最終的學位論文必須“雙盲”送檢🏧。

    1、發表論文

    答辯前(指在學期間)須至少在國內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準)上發表三篇以上(含三篇)學術論文。其中一篇發表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的核心期刊》上👨‍👦‍👦,期刊目錄可從學位中心網頁查閱(網址http://www.cdgdc.edu.cn)。

    論文發表必須是第一作者(如導師是第一作者,博士生可為第二作者)💆🏿。

    博士生發表的論文必須是學術論文,不能是會議綜述、書評等介紹性文章☺️。論文作者單位必須是上海海事大學🥾👨🏻‍🎤,身份為博士研究生。

    2、論文開題

    開題報告要求以公開答辯的形式向評審組報告並接受質疑🙋,從選題的創新性、理論性、工程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核,審核通過者,方可進入論文實施階段。具體要求如下🌵:

    學位論文工作的起始時間從論文開題時計算🧙‍♀️。博士生開題報告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中期考核結束後進行,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博士生,不得進行開題報告🥶。

    研究生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學位論文題目(定義、內涵)😽;研究課題所在領域的歷史、現狀及前沿的主要問題🧏🏽;選題的理論意義🧚🏼‍♂️、實際意義和預期目標;研究工作具有新意的思路、方法和技術路線;學位論文工作的初步計劃和步驟🧞‍♂️。博士生開題報告不得少於1萬字。

    開題報告由學位評定分委會主席或系主任負責並主持,在本學科或本單位(意昂3、系、所)一定範圍的教師和研究生中進行報告和評議👐🏻🧒🏽,並由5人以上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能否通過開題報告作出決定。

    開題報告未通過者,須經修改🌒,在1~2月之內補做開題報告🧑🏿‍🔬。

    3、論文預審和預答辯

    博士研究生通過全部課程考試😹,完成學位論文後,可以申請博士論文答辯♻。在進行答辯前🧓🏻,須通過論文預審。

    博士生的預審和預答辯由學位評定分委會或意昂3組織進行⛱,同時應充分發揮導師和指導小組成員的作用🍛。

    預審和預答辯的基本內容是:在總體上對學位論文是否達到博士學位的要求進行評定🫶🏼,具體包括👢:論文已達到的學術水平(哪些是創新性成果)、具有何種理論意義或實際意義、所引文獻資料和實驗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等。學位評定分委會或意昂3(系、部)對畢業研究生可否如期答辯作出決定,並辦理相應的手續。

    4🚅、論文評閱

    預審和預答辯通過後,應由導師審閱並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經導師同意後方可付印。博士學位論文除由導師審閱外,還應聘請七名評閱人對論文進行評閱🪠,評閱人應是本學科的博導、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本單位評閱人不超過2人🏌🏽,外單位評閱人應考慮地區的分布🪒。

    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閱一律由研究生部選送至少七名校內外同行專家進行”雙盲”評審,其中校外專家必須有五名以上🙎🏼‍♀️🤷🏼‍♀️。所有評閱結果均直接寄至或密封送達研究生部。

    評閱人應當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供答辯委員會參考。對論文可否提交答辯💠,是否達到該生申請學位的學術水平提出明確的意見。如有二位評閱人認為該論文未達到博士學位要求水平時,不能組織答辯♉️。

    5、申請答辯

    博士研究生在完成本細則第十九條規定的課程考試和要求,完成學位論文並通過論文評閱後可向導師提出答辯申請。導師接到申請後,應盡快審查其完成培養計劃規定的各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審閱學位論文,寫出詳細思想品德、學風🚚⛸、紀律等方面的綜合評語👩🏻‍🦯‍➡️。經導師審查同意🏋️‍♀️,系、部主任審查🧑🏿‍🦰,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或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領導審核通過後🪱,報研究生部學位辦,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方可進行論文答辯🙋🏿。

    (八)本學科專業文獻閱讀的主要期刊目錄

    序號

    著作和期刊名稱

    作者和出版單位

    備註

    1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美國

    2

    ACM TRANSAC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美國

    3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美國

    4

    系統工程學報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5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6

    系統工程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7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

    8

    管理科學學報

    管理科學部

    9

    管理工程學報

    浙江大學

    10

    Management Science

    美國

    11

    軟件學報

    中國科意昂3軟件所

    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美國

    13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美國

    14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臺灣

    15

    INFORMATION SCIENCES

    美國

    16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美國

    17

    信息與控製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

    18

    控製與決策

    東北大學

    19

    運籌學

    清華大學

    20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中科院沈陽計算所

    說  明

    文獻閱讀👨‍👨‍👧: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根據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結合導師的科研和自己的論文選題的需要閱讀一定數量的中外文資料,掌握學科發展的研究前沿。

     

    (九)本學科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本學科在課程學習階段🚣🏽‍♀️,側重於創新思維的訓練和培養,拓寬知識面,充實創新所必須的知識基礎。舉辦科研與創新方法講座🎞,使研究生掌握科研和創新的特點♿🧗🏻,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介紹其創新經歷和科研體會等方式,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創新過程,領悟其成功經驗和創新內核。在科研論文階段,側重於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論文選題是完成研究生課題的關鍵階段🕵🏽‍♀️,因此請有關專家對開題報告進行創新性論證,由專家組對論文選題的科學性和瞻性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保證學位論文有一個創新性的高起點👴🏼。

        在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加強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生的學術實踐包括國內外學術交流👩‍❤️‍👨、學術報告、查閱文獻資料、舉辦專題討論、撰寫論文等。這些環節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還有助於研究生在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得到強化訓練。因此,本學科明確規定和要求研究生在學期間參加學術交流、聽學術報告及參加專題討論的次數及閱讀專業文獻的數量等。

    返回原圖
    /

    意昂3娱乐专业提供:意昂3娱乐🏃‍♂️‍➡️、意昂3🧙、意昂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娱乐欢迎您。 意昂3娱乐官網xml地圖